大事年表

自1977年成立至今,扶康會秉承服務啟蒙者達碑立神父(Fr. Enea Tapella, PIME) 關懷智障人士的精神,一直堅持以「關懷尊重」、「專業精神」、「協同效應」、「熱誠主動」及「持續改善」五大核心價值服務本港的殘疾人士。回顧扶康會的發展歷史,「以求為導」一詞正好形容我們一直重視殘疾人士的需求,以實際行動回應他們的需要,並作為服務發展的綱領。

大事年表以四個時期來劃分扶康會的服務發展歷史,分別是﹕啟蒙期(1957-1977年)先導期(1977-1982年)發展期(1983-1997年)多元期(1998年-現在) 。透過大事年表,不但能夠縷述扶康會在智障成人康復服務、社區教育及家長參與等方面的倡導工作,而且可以從中了解香港康復服務的演變。

達碑立神父不但以無私、忘我、超越種族及宗教的精神關心智障人士,更積極組織義工團及與熱心人士籌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如每年一次的夏令營等,使智障人士不僅僅是「生存」在我們的社會,而是「生活」在我們當中,享受他們應有的權利。達神父的精神驅使一群熱心的神職人員、專業人士及義工於1977年相繼成立「友愛之家」及「扶康會」。

  • 達碑立神父特別重視小孩及殘疾人士的需要
    達碑立神父特別重視小孩及殘疾人士的需要
  • 達碑立神父成立義工組織「愛群之友」服務新蒲崗一帶的弱勢社群
    達碑立神父成立義工組織「愛群之友」服務新蒲崗一帶的弱勢社群

為延續達碑立神父的遺願及以實際行動回應智障人士的需要,方叔華神父與志願人士無懼困難,於1977年先後成立「友愛之家」及創辦「扶康會」,更應社會福利署邀請參與先導計劃,分別於1979年及1980年開辦兩所成人訓練中心暨宿舍,成為全港首間為嚴重智障成人提供日間訓練和住宿服務的復康機構,是本港康復服務的一個重要里程。

  • 1977年本會首位職員蘇亦桂(右一)在葵興「友愛之家」工作,照顧七名嚴重智障的成年女性
    1977年本會首位職員蘇亦桂(右一)在葵興「友愛之家」工作,照顧七名嚴重智障的成年女性
  • 扶康會臨時委員會於1977年商討成立扶康會的細節
    扶康會臨時委員會於1977年商討成立扶康會的細節

四年試驗計劃結束後,扶康會積極拓展嚴重智障成人服務。自70年代開始,社會對智障成人服務的需求甚殷,很多智障成人及其家人苦苦等待十多年直到智障家人離世後,「幸運」的家庭才獲安排住宿及訓練服務。為有效舒緩智障成人服務嚴重短缺情況,扶康會開辦更多嚴重智障成人服務單位,並推出多項創新服務,從多角度回應智障成人的需要,如在1985年首創家居訓練計劃及臨時住宿服務、1989年創立弱智人士專案熱線服務、1991年成立首間為嚴重殘疾及老齡智障人士設立護理院舍、1997年成立首所扶康家庭——邂逅軒和在香港仔康復中心設立三所特建精神康復者中途宿舍,見證本會為回應服務需求而進一步擴展服務範疇。

  • 本會區域經理歐偉民(右一)及高級經理姚偉文(左二)於1983年與家長討論訓練計劃的內容
    本會區域經理歐偉民(右一)及高級經理姚偉文(左二)於1983年與家長討論訓練計劃的內容
  • 智障人士也能成為運動場上的健兒,享受勝利的喜悅
    智障人士也能成為運動場上的健兒,享受勝利的喜悅

踏入21世紀,扶康會增加服務的多元化和嘗試與國際復康服務接軌,以便更有效回應社會對康復服務的需求和改變,進一步推動傷健共融。這包括將服務範疇伸延至服務自閉症及發展障礙人士,配合職業康復服務需要發展社會企業,成立全港首間設有會址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和推行國際性的「最佳老友」運動,推動社區人士與智障人士發展一對一友誼。在伙伴協作上,除了繼續推動家長參與,亦積極建立與商界和專業組織的連繫,在嘗試建立緊密伙伴關係的同時,為商業機構提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會,共建和諧社會。

  • 本會服務使用者以輕鬆的手法演出改篇自真人真事的話劇《他們與我》,希望帶出《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無障礙的信息
    本會服務使用者以輕鬆的手法演出改篇自真人真事的話劇《他們與我》,希望帶出《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無障礙的信息
  • 「香港最佳老友」運動成為智障人士與社區人士結識為朋友的重要平台
    「香港最佳老友」運動成為智障人士與社區人士結識為朋友的重要平台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1957-1966

  • 服務啟蒙者達碑立神父(Fr. Enea Tapella, PIME) 於1957年12月26日由家鄉意大利來到香港,並在此度過了接下來的二十個年頭,積極關懷弱勢社群
  • 達神父建立年青教友義工團為智障人士、肢體傷殘人士及長者等服務,同時培養年青人正面人生觀
  • 50年代大量內地難民湧入香港,社會福利署於1958年成立,以解決木屋區、糧食、食水及消防安全等問題
  • 1960年希利亞報告書(Hilliard Report)發表後,政府開始制定智障人士服務政策,服務對象主要是兒童。報告書建議i) 政府接納英國殘疾兒童的分類方法,把智力低於正常的歸類為可接受教育,嚴重低於正常的則列為不能接受教育;ii) 建議政府把適齡的輕、中度智障人士交由教育署照顧;已過學齡的輕、中度智障人士由社會福利署照顧;嚴重智障人士(特別是需要藥物治療的)由醫務衛生署照顧。上述建議獲政府接納及實行
  •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歐洲的社會服務風氣熾熱,一群外國傳教士來港發展社會服務,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社群

1967-1970

  • 扶康會神師方叔華神父(Fr. Giosuè Bonzi, PIME)於1967年9月13日抵達香港,服務弱勢社群
  • 「六七暴動」過後,政府積極回應巿民及不同團體的訴求,復康服務逐漸得到支持及重視
  • 1969年8月政府成立了一個專注智障人士服務發展的委員會,為智障人士進行智力評估及安排訓練課程

  • 1967年9月13日方叔華神父(前排黑衫左二)到達香港啟德機場的情況。當日亦是方神父首次與達神父(方神父身後)相識
    1967年9月13日方叔華神父(前排黑衫左二)到達香港啟德機場的情況。當日亦是方神父首次與達神父(方神父身後)相識
  • 達碑立神父(後排左一)於1969年出任彩虹邨聖家堂助理司鐸並與主任司鐸雷志遠神父(前排左四)組織青年義工團「聖家堂福利小組」
    達碑立神父(後排左一)於1969年出任彩虹邨聖家堂助理司鐸並與主任司鐸雷志遠神父(前排左四)組織青年義工團「聖家堂福利小組」

1971-1975

  • 1971年至1974年4月期間,達碑立神父及方叔華神父分別出任新蒲崗善導之母堂的主任司鐸及助理司鐸,並組織義工團「愛群之友」,幫助區內有需要人士
  • 1974年5月,達神父出任石硤尾聖芳濟各堂的助理司鐸,與堂區之年青教友組織義工團「聖愛之家」,服務區內的智障人士、肢體傷殘人士及問題家庭的兒童
  • 1971年12月9日,聯合國通過《智力遲鈍者權利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Mentally Retarded Persons"),提出:智障人士與別人一樣,都應享有同等權利
  • 1972年專為16歲或以上嚴重智障人士而設的「小欖醫院」正式成立
  • 1973年政府推出傷殘老弱津貼計劃,向嚴重傷殘人士發放傷殘津貼
  • 1975年12月9日,聯合國通過《殘疾人權利宣言》

  • 1973年,方叔華神父與義工團體「愛群之友」及接受服務的殘疾兒童進行社區活動
    1973年,方叔華神父與義工團體「愛群之友」及接受服務的殘疾兒童進行社區活動
  • 達碑立神父及方叔華神父關注弱勢社群的需要,並與他們處融洽
    達碑立神父及方叔華神父關注弱勢社群的需要,並與他們處融洽

1976

  • 方叔華神父與胡振中主教在羅馬相遇,並表達希望服務香港智障人士的意願,獲胡振中主教表示支持
  • 7月,政府研究康復服務發展的跨部門工作小組發表第一份《香港康復計劃方案》
  • 10月,政府發表第一份康復政策及服務綠皮書名為《香港康復服務的進一步發展》,建議為各類別的智障人士提供服務,協助他們發展在體能、智能及社交方面的潛能

1977

  • 方叔華神父獲胡振中主教委任為明愛醫院駐院神父,並獲支持成立組織服務智障人士
  • 達碑立神父及方神父與義工構思為長期受到社會忽視的智障人士提供家舍服務,希望為他們建立一個溫馨的「家」,讓他們得到關懷、照顧及如普通人般享有家庭溫暖
  • 達神父為智障人士籌辦夏令營期間,遇上交通意外不幸離世。達神父為智障人士奉獻一生,促使方神父及一群專業人士、義工決心創辦扶康會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1977

  • 6月,方叔華神父與熱心人士包括數名神父及修女、王淦基醫生JP、李百灝先生MBE,JP及羅志娜修女等合力為七名嚴重智障女士開辦小型家舍「友愛之家」(Father Tapella Home),提供臨時住宿服務,以延續達碑立神父的遺願
  • 8月,方叔華神父、王淦基醫生JP、李百灝先生MBE,JP及羅志娜修女等攜手創立扶康會
  • 政府發表第一份《康復政策白皮書﹕群策群力,協助弱能人士更生》,表明政府願意承擔及提供服務予智障人士

  • 葵興友愛之家的服務使用者
    葵興友愛之家的服務使用者
  • 友愛之家為舍友舉行生日派對
    友愛之家為舍友舉行生日派對

1978

  • 2月,友愛之家遷址荃灣眾安街(屬熱心人士捐贈扶康會的唐樓單位),服務名額增至12名
  • 5月,扶康會依據香港公司法例正式註冊為非牟利復康機構
  • 應社會福利署邀請,進行為期4年的先導計劃,設立麗瑤成人訓練中心及興華成人訓練中心,成為全港首間為嚴重智障成人提供日間訓練暨住宿服務的社福機構

  • 荃灣「友愛之家」位於唐五樓,父母及職員背著舍友由地下拾級而上,登上共七十八級樓梯,方能抵達家舍。他們踏出的每一步,均是愛與汗水的結晶
    荃灣「友愛之家」位於唐五樓,父母及職員背著舍友由地下拾級而上,登上共七十八級樓梯,方能抵達家舍。他們踏出的每一步,均是愛與汗水的結晶
  • 1978年8月25日,扶康會於香港會所舉行首屆就職會議
    1978年8月25日,扶康會於香港會所舉行首屆就職會議

1979

  • 12月,於柴灣興華邨成立興華成人訓練中心,共收納32名住宿訓練學員及18名日間訓練學員
  • 社會事務司何鴻鑾出席興華成人訓練中心揭幕禮致辭時指出,當時社會上最欠缺的服務是為16歲或以上之嚴重智障人士提供日間及家居照顧服務

1980

  • 扶康會成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會員
  • 5月,於葵涌麗瑤邨成立麗瑤成人訓練中心,共收納70名住宿訓練學員及30名日間訓練學員,同時於中心內設立扶康會總辦事處
  • 港督麥理浩爵士為公援引入殘疾補助金
  • 國際復康會發表「八十年代憲章」呼籲各政府制訂措施,以保障及發展智障人士的權利

  • 1980年舉行首屆周年大會
    1980年舉行首屆周年大會
  • 早年興華成人訓練中心日間托管服務使用者乘中心巴士回家
    早年興華成人訓練中心日間托管服務使用者乘中心巴士回家

1981

  • 5月,於大會堂音樂廳舉辦扶康會首個籌款活動——首屆慈善音樂會
  • 聯合國宣佈把1981年定為國際傷殘人士年,以「全面參與,人人平等」為題,促進全世界約5億名智障或肢體傷殘人士的康復服務
  • 衛生福利科成立康復專員辦事處,統籌制定康復政策及提供康復服務的相關工作

  • 早期麗瑤成人訓練中心職員與神師方叔華神父
    早期麗瑤成人訓練中心職員與神師方叔華神父
  • 1981年舉行首屆慈善音樂會
    1981年舉行首屆慈善音樂會

1982

  • 興華成人訓練中心及麗瑤成人訓練中心之先導計劃試驗期完結,獲政府永久資助
  • 80年代,香港的經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社會面對的問題和弱勢社群的需要亦變得複雜及多元化,因此政府大幅增加社會福利服務的撥款

1983

  • 1月,扶康會正式獲政府批准作為永久性社會服務機構
  • 3月,成立順利成人訓練中心
  • 5月,在大會堂舉辦第二屆扶康會慈善音樂會
  • 5月,麗瑤成人訓練中心獲半島扶輪社捐助,設立全港首間為智障成人服務的牙科護理室(直至1996年完成先導使命後停止服務)
  • 聯合國宣布把1983年至1992年定為「聯合國殘疾人十年」("United Nations Decade of Disabled Persons"),透過提升教育及提供就業機會予殘疾人士,讓他們有均等機會全面投入社會
  • 10月,政府成立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為政府及非政府機構收集及提供有關香港殘疾人士的統計數據,作研究及策劃康復服務之用
  • 社署署長湛保庶出席順利成人訓練中心開幕典禮致辭時指出,許多嚴重智障人士若能接受適當的照顧和訓練,也可以有所進步及發揮潛能

1984

  • 6月,成立健持之家,獲余叔韶先生捐款及香港賽馬會資助首年營運經費

1985

  • 3月,創辦家居訓練計劃,經費由香港崇德社、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及免稅店慈善基金聯合贊助
  • 5月,第一期《扶康通訊》正式出版
  • 11月,獲凱瑟克基金贊助創辦臨時住宿服務
  • 麗瑤成人訓練中心成立扶康會服務單位首個「家長組」
  • 80年代中期,香港的智障人士服務仍然十分短缺,16歲或以上在特殊學校畢業的智障學童,由於欠缺銜接及成人復康服務不足,大部份只能賦閒在家中。這不但令他們的能力倒退,而且增加家人的照顧壓力

  • 導師上門進行生活技能訓練,及帶學員外出或覆診
    導師上門進行生活技能訓練,及帶學員外出或覆診
  • 家長組開會情況
    家長組開會情況

1986

  • 3月,麗瑤成人訓練中心成立「兄弟姊妹組」,促進兄弟姊妹接納智障家人和分擔父母的照顧責任
  • 4月,健持之家獲政府資助
  • 9月,舉行第一屆扶康會賣旗活動,合共籌得款項超過港幣一百一十萬元。配合賣旗籌款,亦在蘇屋邨、順利邨、興華邨及麗瑤邨進行上門募捐

1987

  • 7月,舉辦為期6晚的「弱智教育週」公眾講座,超過900人參加
  • 12月,成立秦石成人訓練中心
  • 為加強家長與服務單位的交流,各單位均成立家長組
  •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不少自助家長組織如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1986年)、香港弱智人士家長聯會(1987年)及扶康家長會(1989年)等相繼成立,向政府爭取智障人士服務

1988

  • 1月,成立樂華成人訓練中心
  • 4月,成立山景成人訓練中心
  • 4月,家居訓練計劃獲社會福利署資助,並正名為「家居訓練服務」
  • 各服務單位的家長代表組成家長聯席會議,共同商討關注議題

1989

  • 年初,家長聯席會議正名為「扶康家長會」,每年新春舉行團拜團結會內家長
  • 5月,得到伊利沙伯女皇弱智人士基金贊助設立弱智人士專案熱線服務,熱線號碼:7864688,由社工負責接聽
  • 11月,舉辦第一屆扶康會運動日,讓智障人士同樣享有在運動場上比拼的機會
  • 11月,友愛之家由荃灣眾安街唐樓單位遷往荃灣石圍角邨,服務名額增至25名,並收納男性服務使用者
  • 7月,政府開始提供全日復康巴士預約服務,支援肢體傷殘人士參予社交、康樂及消閒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1990

  • 5月,舉行第三屆扶康會慈善音樂會
  • 成立祖堯成人訓練中心

1991

  • 11月,成立白普理尚潔之家,為20名老齡或嚴重智障人士提供護理服務,為日後嚴重残疾人士護理院舍服務類別提供參考
  • 12月,接管社會福利署石圍角庇護工場,是政府委託非政府機構接管營運的首間工場
  • 政府發表《跨越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福利白皮書》,載列了提供社會福利服務的整體概念,及政府部門與非政府機構在提供福利服務方面各自擔當的角色

  • 霍德夫人為白普理尚潔之家主持揭幕
    霍德夫人為白普理尚潔之家主持揭幕
  • 石圍角工場洗車隊
    石圍角工場洗車隊

1992

  • 3月至4月,扶康家長會於全港康復服務機構及觀塘地鐵站發起簽名運動,共收到二萬三千多名市民簽名支持立法保障智障人士
  • 8月,扶康家長會向行政立法兩局議員呈交「保護弱智人士法案」意見書,為智障人士爭取權益
  • 10月,於碧麗宮戲院舉行扶康會首次慈善首映《修女也瘋狂》
  • 設立臨床心理服務,為處理智障人士情緒、行為提供專業支援
  • 「聯合國殘疾人十年」結束,各國康復界的領袖在肯尼亞舉行國際康復總會第17屆大會,檢討這10年取得的成果。與會者指出,要達致智障人士於國家及社區中享有均等機會及全面參與,世界各國仍需繼續努力
  • 3月,政府發表《康復政策及服務綠皮書》,向市民徵詢意見

  • 1992年5月,扶康家長會代表約見立法局議員要求政府立法區分智障與精神病患者
    1992年5月,扶康家長會代表約見立法局議員要求政府立法區分智障與精神病患者
  • 白普理尚潔之家服務使用者進行閒暇活動
    白普理尚潔之家服務使用者進行閒暇活動

1993

  • 2月,成立第二間嚴重智障人士護理院舍——白普理兆康之家
  • 2月,接管營運社會福利署葵興庇護工場
  • 6月,出席及協助中國廣州復康人員培訓班
  • 10月,社會福利署正式資助白普理尚潔之家及白普理兆康之家兩所護理院舍
  • 為支援新生弱能嬰兒的家庭,推行早期輔導計劃
  • 聯合國決定把每年12月3日訂為「國際復康日」,並將1993年至2002年訂為「亞太區殘疾人士十年」
  • 為方便殘疾人士出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與運輸署推出「殘疾乘客在限制區上落車證明書」。警方同意行使酌情權,在不會對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重大阻礙或構成危險的情況下,容許的士、私家車、私家巴士和私家小巴的司機在限制區上落殘疾乘客

1994

  • 3月,從社會福利署接管長沙灣成人訓練中心
  • 6月,成立扶康會第一所輔助家舍「柔莊之家」,為二十名接受職業技能訓練和正在就業的智障人士提供住宿服務
  • 11月,成立清蘭之家及靄華之家,是首兩間獲社會福利署資助能容納50人之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舍

1995

  • 1月,友愛之家正式獲政府資助
  • 5月,設立機構職業治療服務
  • 10月,成立澤安成人訓練中心
  • 11月,成立天耀之家
  • 政府發表《康復政策白皮書: 平等齊參與,展能創新天》,為邁向二十一世紀政府康復政策和康復計劃訂下目標與路向,協助殘人士在其殘疾程度容許的範圍內,充份發揮個人、智力及融入社會的能力

1996

  • 5月,在庇護工場設立輔助就業服務
  • 6月,成立禾輋成人訓練中心
  • 10月,成立上李屋成人訓練中心,總辦事處同時從麗瑤邨遷至深水埗現址
  • 11月,成立扶康會第一所中度智障人士家舍「長康之家」
  • 各服務單位選出家長代表參與「地區管理小組委員會」
  • 設立機構物理治療服務
  • 12月,政府全面實施《殘疾歧視條例》和《性別歧視條例》,並於同年成立平等機會委員會,致力消除基於性別、懷孕、殘疾、智力、家庭崗位、婚姻狀況及種族而產生之歧視

1997

  • 1月,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首次大型展能藝術創作展「心手之間──大家齊用藝術接觸」,帶動服務使用者在展能藝術方面的發展
  • 8月,成立麗瑤之家
  • 90年代後期,政府多採用設立綜合大樓模式提供殘疾人士復康服務
  • 10月,位於香港仔之康復中心落成,設有三所特建精神康復者中途宿舍(悅智之家、悅行之家、悅群之家)、兩所專為嚴重肢體殘障兼智障人士而設的日間訓練中心及宿舍(思諾成人訓練中心、怡諾成人訓練中心)、毅誠工場及中度智障人士宿舍(毅信之家)
  • 11月,成立第一所扶康家庭——邂逅軒,為智障成人提供一個家
  • 立法會通過《精神健康條例》(第136章) 為精神紊亂人士、智障人士,及他們的照顧者提供所需的法律保障
  • 政府開始推行融合教育政策,並在七所普通小學及兩所普通中學開展為期兩年之「融合教育先導計劃」
  • 政府推行《設計手冊:無障礙的通道1997》的新設計標準

  •  扶康家庭成員與義工相處融洽
    扶康家庭成員與義工相處融洽
  • 1997年扶康會康復中心舉行開幕禮
    1997年扶康會康復中心舉行開幕禮

1998

  • 1月,扶康會代表到廣州與當地服務智障人士的民辦機構「廣州慧靈」進行交流
  • 11月,扶康家長會舉辦「監護人工作坊」,由立法會議員羅致光博士應邀擔任主講
  • 行政長官在《1998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會推行「資源增值計劃」,藉提高生產力來減低開支,目標於三年內節省5% 的資助

  • 1998年,扶康家庭——邂逅軒舉行開幕典禮,獲陳日君主教(右二)蒞臨祝聖
    1998年,扶康家庭——邂逅軒舉行開幕典禮,獲陳日君主教(右二)蒞臨祝聖
  • 扶康會代表團到廣州慧靈進行交流
    扶康會代表團到廣州慧靈進行交流

1999

  • 5月,成立互助社,鼓勵精神康復者參與社區事務
  • 10月,獲恒生銀行捐助於清蘭之家及靄華之家設立多功能感官室
  • 成立第二所扶康家庭——和諧軒
  • 推行「扶康之友」計劃,加強義工管理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2000

  • 9月,扶康會代表團到訪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並合辦「弱智人士及精神康復服務培訓班」
  • 9月,由中途宿舍組織的「1樂團」正式成立,以音樂表演積極參與社區教育活動
  • 「扶康家長會」在制訂會章及幹事選舉制度後,於12月召開第一次週年大會,選出兩年一任幹事會成員、主席張廣嗣先生、副主席曾黃慧娟女士和馮布玉娟女士
  • 提供中途宿舍續顧服務
  • 政府實施「整筆過撥款」資助模式,並採用服務競投方式揀選非政府機構承辦殘疾人士服務
  • 政府開始大力發展以社區為本的康復服務,讓居於社區的殘疾人士和他們的家人能得到所需的照顧和支援

  • 「扶康家長會」第一屆周年大會
    「扶康家長會」第一屆周年大會
  • 扶康會與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合辦「弱智人士及精神康復服務培訓班」
    扶康會與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合辦「弱智人士及精神康復服務培訓班」

2001

  • 1月,扶康會英文名稱由The Society of Homes for the Handicapped 易名為Fu Hong Society
  • 提供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
  • 舉行第一屆扶康會義工嘉許典禮
  • 社會福利署推出「殘疾人士自助組織資助計劃」,透過撥款資助殘疾人士自助組織運作及發展,鼓勵殘疾人士及其家人發揮自助及互助的精神

2002

  • 1月,成立社區精神健康網,為精神康復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全面社區支援
  • 7月,與扶康家長會舉辦「家長參與論壇」,加強家長與機構間之溝通和對外聯繫。共有300人(包括35間外間機構代表)出席
  • 成立第三所扶康家庭——婉明軒
  • 舉行首屆「弱智人士奧運使者」選舉頒獎典禮,表揚在智障人士生活、行為上同樣看到的奧運精神
  • 政府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為殘疾人士開拓更多就業和接受職業訓練的機會

  • 「弱智人士奧運使者」選舉頒獎典禮得到當時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擔任主禮嘉賓
    「弱智人士奧運使者」選舉頒獎典禮得到當時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擔任主禮嘉賓
  • 扶康會與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合辦「弱智人士及精神康復服務培訓班」
    扶康會與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合辦「弱智人士及精神康復服務培訓班」

2003

  • 7月,「澳門扶康會」成立,與扶康會攜手合作拓展殘疾人士服務
  • 10月,配合職業康復服務發展成立社會企業「康融服務有限公司」
  • 11月,舉行第一屆「傷健同步展愛心」步行籌款活動
  • 舉辦首屆傑出員工選舉
  • 社會福利署邀請社福機構將其現時的庇護工場及輔助就業服務的資源合併,以成立「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

2004

  • 2月,舉辦為期三日「智障人士認知行為治療法」講座, 邀請了英國著名學者Dr. Biza Stenfert-Kroese擔任導師
  • 3月,回應社會福利署推行「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服務模式,葵興工場轉型及易名為「葵興職業發展中心」
  • 5月,白普理尚潔之家及兆康之家合併及遷往屯門大興邨,易名為「潔康之家」
  • 5月,扶康會第一隊特能童軍「香港童軍總會港島第1523旅特能童軍」註冊成立
  • 12月,葵涌扶輪社贊助於麗瑤之家設立的「天倫居」正式啟用,為服務使用者及家人提供一同居住的暫宿套房
  • 「國際最佳老友」美國總部授權扶康會成立「香港最佳老友」,推動社區人士與智障人士建立一對一友誼,是香港唯一獲委託推行「最佳老友」運動的機構
  • 舉行第一屆互唱共融齊OK才藝大賽
  • 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合作,進行「多媒體輔助訓練」先導計劃實證研究

  • 服務使用者與義工在「展藝互動show」表演
    服務使用者與義工在「展藝互動show」表演
  • 葵興職業發展中心服務使用者進行康樂活動
    葵興職業發展中心服務使用者進行康樂活動

2005

  • 3月,舉辦「香港最佳老友」運動開展禮暨第一屆最佳老友無火烹飪比賽
  • 4月,與青山醫院合辦「認知行為治療法與智障人士」公開講座
  • 6月,以「服務為扶康,扶康不怕忙」為口號,發展綜合社區支援服務,增強家庭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舒緩照顧者的壓力
  • 9月,因應社會福利署服務規劃,拓展社區精神健康照顧服務
  • 10月,推出「視訊關懷網計劃」,讓有需要的智障舍員透過視像通訊保持與家人聯繫
  • 首辦志願機構保健員課程,為有意入職安老服務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保健員提供基礎入職訓練
  • 成立澤安成人訓練中心(日間)暨感覺統合治療中心
  • 行政長官於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二億元的攜手扶弱基金,推動社會福利界、商界及政府三方的合作,共同扶助弱勢社群

2006

  • 5月,於德福廣場舉行「飛躍舞台」智障人士時裝表演
  • 7月,康融服務有限公司受醫院管理局委託營運醫院管理局大樓的職員合作社
  • 8月,獲花旗集團和攜手扶強弱基金贊助,於香港仔康復中心地下設立第二所感覺統合治療中心
  • 8月,獲凱瑟克基金贊助,開設自閉症人士發展及支援中心
  • 9月,推行第一屆扶康會「好人好事表揚計劃」,將機構嘉許文化結合員工日常工作
  • 12月,扶康會相關機構「友愛之家協會有限公司」成立,負責管理扶康家庭服務
  • 配合展能藝術發展,製作非洲鼓訓練課程活動光碟及舉行「非洲鼓訓練課程」公開研討會
  • 12月,正式通過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成為第8份亦是21世紀首份與人權相關的國際公約。《公約》是維護、促進及確保全球6億5千萬名殘疾人士能享有與普通人平等的權利、尊嚴及自由的重要里程碑

2007

  • 3月,作為扶康會30週年紀念活動,與理工大學聯合舉辦「社區融合新路向」會議,獲得康復界知名學者Professor Robert L. Schalock擔任主講嘉賓
  • 5月,舉行「關愛三十載 ― 中華書法比賽」,以推動傷健共融的精神
  • 5月下旬,扶康家庭一行42人(包括22位智障家庭成員)到馬來西亞觀光及交流
  • 9月,出版「生活經驗互動訓練資源冊」和舉辦業界分享會
  • 10月,「香港最佳老友」運動組團赴上海參與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
  • 年底,受澳門扶康會委託,為開辦綜合社區精神復康中心提供顧問服務
  • 3月,香港殘疾人士代表見證《殘疾人權利公約》之簽署儀式
  • 勞工及福利局發表《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為未來康復政策和服務定下策略性計劃

2008

  • 6月,成立「扶康助展基金」,讓有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士同樣享有接受支援服務和參加活動的機會
  • 9月,服務使用者、義工及董事局委員組成21人代表團,出席與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合辦之第五屆兩岸五地殘疾人「展風采,獻愛心」活動及出席殘障奧運會開幕盛典
  • 10月,舉辦首屆「高級保健員訓練課程」,為在職保健員提供持續進修的機會
  • 11月,成立第四所扶康家庭——超瑩軒
  • 7月,政府向年齡介乎12至64歲的嚴重殘疾綜援受助人和傷殘津貼受惠人派發交通補助金,鼓勵他們外出參與活動,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 8月,中國政府成為《殘疾人權利公約》的第33個締約國,8月31日起正式於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開始生效。締約國成員必須透過立法、行政或其他相應措施,實踐如尊重固有尊嚴和個人自主、參與和融入社會、尊重差異及接受殘疾人士是人類多樣性的展現等公約內容,以確保殘疾人士的權利

2009

  • 1月,配合政府殘疾人士社區支援政策,社福機構在各區設立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殘疾人士及其家人或照顧者提供一站式的社區支援服務
  • 2月,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以水為題材之「眼睛───水在變」的視覺展能藝術展
  • 4月,舉辦「自閉症服務研討會暨中、港、台、新加坡經驗結合分享會」,讓業界人士、家長和服務使用者一同探討和分享四地的經驗
  • 社會關注自閉症人士服務不足情況,復康機構先後開辦自資先導服務,以回應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的服務需要
  • 6月,發展自閉症人士發展及支援中心為「牽蝶中心」,為不同年齡的自閉症人士/發展障礙人士提供適切服務
  • 12月,由UPS基金和攜手扶弱基金贊助於毅誠工場設立的康姨餅房正式投入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曲奇烘焙訓練

  • 服務使用者接受感官機能訓練
    服務使用者接受感官機能訓練
  • 康姨餅房由「UPS基金會」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贊助成立,設於康復中心西翼四樓,毅誠工場內
    康姨餅房由「UPS基金會」及社會福利署「攜手扶弱基金」贊助成立,設於康復中心西翼四樓,毅誠工場內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2010

  • 1月,舉辦第一屆「行出健康」全港精神復康機構遠足比賽
  • 5月,於天水圍成立全港首間設有會址的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為殘疾人士及其家人提供跨專業、社區為本的服務和支援
  • 8月,康融服務有限公司獲頒「稻香創意創業大賞」
  • 10月,於香港仔康復中心設立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康晴天地」臨時服務點,為部份港島中區及南區的居民提供精神健康服務
  • 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發表《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諮詢文件
  • 社會福利署推行私營殘疾人士院舍買位先導計劃,鼓勵私人殘疾人工院舍提升服務水準和增加資助宿位的供應

  • 扶康會分別於2010及2013年舉行「行出健康」遠足比賽
    扶康會分別於2010及2013年舉行「行出健康」遠足比賽
  • 第二屆「行出健康」遠足比賽參加者,笑容燦爛,樂在其中
    第二屆「行出健康」遠足比賽參加者,笑容燦爛,樂在其中

2011

  • 1月,舉辦「你有型,我有型」自我形象比賽,提升對智障人士正常化形象的關注
  • 3月,石圍角工場榮獲第八屆香港展能節職業技能比賽項目「汽車美容組」冠軍
  • 7月,獲「國際最佳老友」美國總部委托,於廣州市協助成立先導性一對一友誼計劃
  • 康姨餅房在2011殘疾人士照顧者嘉許禮暨康復服務機構社會企業博覽會囊括五個獎項
  • 11月18日,政府實施《殘疾人士院舍條例》。透過由社會福利署署長監管的發牌制度,管制殘疾人士院舍
  • 社會福利諮詢委員會發表《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報告書

  • 2011年,石圍角工場榮獲第八屆香港展能節職業技能比賽項目「汽車美容組」冠軍
    2011年,石圍角工場榮獲第八屆香港展能節職業技能比賽項目「汽車美容組」冠軍
  • 康姨餅房連續三年在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康復服務協調委員會主辦的「康復服務機構社會企業博覽會」獲得多個獎項
    康姨餅房連續三年在社會福利署中西南及離島區康復服務協調委員會主辦的「康復服務機構社會企業博覽會」獲得多個獎項

2012

  • 2月,扶康會舉行「拼出個未來」同慶35周年活動暨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曲奇拼畫,成功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
  • 自2月起,康復中心服務使用者以輕鬆的手法演出改篇自真人真事的話劇《他們與我》,向社區及中、小學帶出《殘疾人權利公約》中無障礙的信息
  • 5月,舉辦香港最佳老友「感動生命故事」計劃
  • 11月,舉行第二屆智障人士「奧運使者」選舉
  • 12月,扶康會代表團獲邀出席四年一度的國際性康復服務會議───第22屆 "RI World Congress",並有兩篇文章於會議上發佈
  • 回應各界對智障人士老齡化的關注,社會福利署設立康復服務使用者老齡化工作小組跟進

  • 35周年活動暨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曲奇拼畫
    35周年活動暨破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曲奇拼畫
  • 扶康會總幹事陸慧妍女士與另一講者Mr Waris Marsisno, Researcher, BPS (Statistics Indonesia)合照
    扶康會總幹事陸慧妍女士與另一講者Mr Waris Marsisno, Researcher, BPS (Statistics Indonesia)合照

2013

  • 1月初,舉行「傳媒午宴」,讓大眾進一步了解扶康會的服務及社會對康復服務的需求及改變
  • 1月,舉辦第二屆「行出健康」遠足比賽
  • 3月初,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舉行「以求為導───扶康會35周年康復服務歷史回顧暨展藝同樂」展覽,與公眾一起回顧會方在過去35年的服務發展
  • 3月,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康晴天地」正式由扶康會康復中心遷往華富邨內,是全港首間在公共屋邨開展服務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為社區融合奠下了重要基石
  • 4月,舉行「扶康會三十五周年慶祝活動───閉幕暨感謝禮」
  • 6月,政府全面實施《殘疾人士院舍條例》
  • 9月,政府發表《康復服務使用者老齡化工作小組報告》

  • 一眾35周年展覽的主禮嘉賓於台上進行揭幕儀式
    一眾35周年展覽的主禮嘉賓於台上進行揭幕儀式
  • 家長們用心地觀賞展板
    家長們用心地觀賞展板
  • 湯漢樞機為「康晴天地」祝福
    湯漢樞機為「康晴天地」祝福
  • 扶康會三十五周年慶祝活動 - 閉幕暨感謝禮亮燈儀式
    扶康會三十五周年慶祝活動 - 閉幕暨感謝禮亮燈儀式

2014

  • 2月,出版扶康會歷史回顧《用愛啟航家是岸—扶康會「以求為導」三十五年》
  • 3月,舉辦一連串活動慶祝「香港最佳老友」運動成立十周年,藉以推動社會共融
  • 9月,獲勞工及福利局頒發「至尊共融機構」獎項,肯定本會在推動殘疾人士就業的努力
  • 《施政報告》建議為低收入家庭殘疾兒童提供訓練津貼項目常規化

  • 此書介紹本會的發展歷史及多元化服務
    此書介紹本會的發展歷史及多元化服務
  • 本會積極推動社會共融,精益求精
    本會積極推動社會共融,精益求精

2015

  • 1月,社企餐廳「香城茶室」開幕禮 —「香城茶室」不但為殘疾人士帶來工作機會,更是促進社區共融的重要平台
  • 5月,推出《愛有方 — 自閉症人士復康之路》,以回應社會需求,及為自閉症人士家長提供支援及指導
  • 8月,舉辦第一屆「扶康慈善籌款晚宴」,善款用作發展特殊需要人士服務
  • 政府增加所有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社工人手,並提供適切的訓練。社會福利署探討以「獎券基金」推行先導計劃,由受訓的精神復元人士作為「朋輩支援者」,給予其他精神復元人士支援及鼓勵

  • 「香城茶室」是本會第二所社企餐廳
    「香城茶室」是本會第二所社企餐廳
  • 出版特殊教育書籍《愛有方 — 自閉症人士康復之路》
    出版特殊教育書籍《愛有方 — 自閉症人士康復之路》

2016

  • 4月,「牽蝶康兒中心」舉行開幕禮,是本會第二所專為有特殊需要兒童而設立的自負盈虧服務單位
  • 5月,於善導之母堂舉行感恩彌撒及分享會,以慶祝本會創辦人方叔華神父晉鐸五十周年,及服務弱勢社群近半個世紀
  • 10月,代表團遠赴蘇格蘭出席「第二十三屆康復國際世界大會」,並於會上發表演說
  • 政府投放在殘疾人士支援服務的經常性開支有所增幅,將持續及全方位地支援殘疾人士,包括延長就業後跟進服務及推出「個案經理模式」支援殘疾人士

  • 出版《誠摯祝賀方叔華神父晉鐸金禧感恩紀念文摘》
    出版《誠摯祝賀方叔華神父晉鐸金禧感恩紀念文摘》
  • 代表團包括方叔華神父、董事局委員、員工及家屬代表
    代表團包括方叔華神父、董事局委員、員工及家屬代表

2017

  • 2月,出版《「閃亮自己.照耀他人」—— 40位殘疾人士的生命故事》和《幸福玻璃球—— 12個真實心理治療個案》及附冊《幸福之本》
  • 3月,舉行「共融同行四十載 『綠‧藝展才嘉年華』」,為本會四十周年的慶祝活動揭開序幕
  • 6月,四十周年誌慶研討會「老齡與共融—文明社會的挑戰」於香港浸會大學曾陳式如會堂舉行
  • 10月,位於高山劇場的《康姨小廚》舉行開幕典禮,多位知名人士,包括政府官員、粵劇名伶及廚師主持開幕儀式
  • 社會福利署持續加強在社區精神健康方面的支援服務

  • 舉行「共融同行四十載『綠‧藝展才嘉年華』」宣揚「傷健共融」及「環保」等正面信息
    舉行「共融同行四十載『綠‧藝展才嘉年華』」宣揚「傷健共融」及「環保」等正面信息
  • 本會邀請亞洲各地學者就議題進行演講
    本會邀請亞洲各地學者就議題進行演講

2018

  • 5月,第一屆「扶康傳承:人才儲備及培訓計劃」畢業典禮假康姨小廚舉行
  • 9月,舉行「扶康2018社區日:創新服務和共融藝術展」, 感恩創會會員大德慈愛暨敬賀方叔華神父榮獲銅紫荊星章
  • 政府委託康復諮詢委員會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 就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的服務需要制訂策略性方向及措施及成立「特殊需要信託」

  • 21位來自不同專業和職級的員工參與計劃
    21位來自不同專業和職級的員工參與計劃
  • 「扶康2018社區日」介紹本會的創新服務及展示服務使用者的共融藝術作品
    「扶康2018社區日」介紹本會的創新服務及展示服務使用者的共融藝術作品

2019

  • 1月,舉行傳媒午宴發佈「扶康關愛家庭的社會共融」研究,倡議政府為智障人士增建小型家舍
  • 1月,本會首次將「步行籌款」和「綠色市集」合併,假市政局百週年紀念公園舉行樂建共融「Walk‧In」綠色市集暨步行籌款
  • 1月,本會的「健持之家」基於樓宇建築設計所限,無法符合殘疾人士院舍條例的要求,須將受影響的住宿服務使用者遷往會內其他單位繼續接受服務,而日間訓練的服務使用者則在社會福利署的安排下,於其他機構繼續接受服務
  • 12月,本會以關愛家庭「婉明軒」作為「健持之家」的服務及精神延續,獲善長捐贈港幣一百萬元,以誌余叔韶博士大律師的一生及表揚其對香港的卓越貢獻
  • 截至12月底,本會有二十一個住宿服務單位已獲社會福利署發出「殘疾人士院舍牌照」
  • 政府預計於2019/20年至2021/22年度共新增約3, 800多個日間康復服務及住宿康復服務名額

  • 午宴吸引了十多間傳媒機構到場採訪,喚起社會人士對議題的關注
    午宴吸引了十多間傳媒機構到場採訪,喚起社會人士對議題的關注
  • 綠色市集暨步行籌款結合環保、共融及慈善公益三個元素
    綠色市集暨步行籌款結合環保、共融及慈善公益三個元素
  • 本會以關愛家庭「婉明軒」作為「健持之家」的服務及精神延續,獲善長捐贈港幣一百萬元,以誌余叔韶博士大律師的一生及表揚其對香港的卓越貢獻
    本會以關愛家庭「婉明軒」作為「健持之家」的服務及精神延續,獲善長捐贈港幣一百萬元,以誌余叔韶博士大律師的一生及表揚其對香港的卓越貢獻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黑色代表扶康會服務/舉辦活動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藍色代表政策/香港社會情況

2020

  • 6月,「啟悅成人訓練中心」及「啟康之家」投入服務
  • 9月,「扶康傳承:人才儲備及培訓計劃」榮獲「香港人力資源學會」頒發「卓越人力資源獎」
  • 香港自2020年初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蔓延全球並持續反覆至年底,過去一年,本會配合政府的防疫策略,制訂及檢視會內的防疫指引及措施,並在服務運作上作出相應調整,給予服務使用者及員工最佳的健康保障。另外,因疫情影響下,本會各項大型及重點活動均告取消或改期
  • 6月,康復諮詢委員會向政府正式提交「殘疾人及康復計劃方案」(方案),政府原則上接納方案中的策略方向及建議,並將安排落實相關建議

  • 兩個新服務單位開幕誌慶
    兩個新服務單位開幕誌慶
  • 本會獲表彰為專注於人才成長和發展的機構
    本會獲表彰為專注於人才成長和發展的機構

2021

  • 1月,扶康會賽馬會石圍角工場舉行命名典禮,以答謝賽馬會撥款捐助工場進行現代工程
  • 3月,本會榮獲南華早報主辦‘Classified Post HR Appreciation Awards’ 2020年度特設之「COVID-19 特別獎 (非政府機構類別)」中最高榮譽的優秀大獎
  • 5月,本會以自負盈虧模式開辦「樂誼居」共融房屋先導計劃,是全港首個推動傷健一家的房屋計劃
  • 11月,「啟悅成人訓練中心」及「啟康之家」舉行開幕典禮
  • 勞工及福利局宣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委任的專責小組已完成對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的檢討,並於7 月發表檢討報告

  • 典禮安排網上同步直播,共百多名嘉賓一同見證工場進入新理程
    典禮安排網上同步直播,共百多名嘉賓一同見證工場進入新理程
  • 獎項表揚本會有員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後的卓越協調安排和人事管理
    獎項表揚本會有員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病」後的卓越協調安排和人事管理
  • 計劃旨在提升單身的殘疾人士和一般人士的生活質素,促進社會共融
    計劃旨在提升單身的殘疾人士和一般人士的生活質素,促進社會共融
  • 象徵「幸福及豐盛」的小樹苗代表本會服務為使用者及其家屬/照顧者的生活灌注生命力及無限色彩
    象徵「幸福及豐盛」的小樹苗代表本會服務為使用者及其家屬/照顧者的生活灌注生命力及無限色彩

2022

  • 1月,受新冠疫情影响,原定於1月9日舉行的四十五周年誌慶開幕禮暨「Walk-in」共融嘉年華延期,線上步行籌款則繼續進行
  • 2月至5月,本會員工上下一心,共同抗疫。雖然有不少員工及服務使用者受到感染,本會所有住宿照顧仍維持服務運作,並按社會福利署宣佈於5月16日起所有資助服務單位恢復正常服務
  • 8月,扶康會四十五周年誌慶啟動禮暨「擁抱轉變 — 康復服務的智慧」研討會於線上舉行
  • 10月,舉行扶康會四十五周年感恩祭暨分享會
  • 12月,扶康會四十五周年誌慶微電影「殊.不簡單」舉行首映
  • 6月,勞工及福利局公佈「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報告
  • 8月,政府公佈李佩詩女士JP於8月10日出任社會福利署署長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 JP、扶康會會長葉恩明醫生, JP、扶康會主席林小玲女士, MH及扶康會四十五周年誌慶專責籌委會主席錢國強先生擔任線上主禮嘉賓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 JP、扶康會會長葉恩明醫生, JP、扶康會主席林小玲女士, MH及扶康會四十五周年誌慶專責籌委會主席錢國強先生擔任線上主禮嘉賓
  • 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神父主祭,本會神師方叔華神父與多位神父共祭
    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神父主祭,本會神師方叔華神父與多位神父共祭

2023

  • 3月,專職醫療團隊假商務印書館舉行《治療在我手系列》工具書互動分享會
  • 12月,「Walk.In」步行籌款假青衣海濱公園露天廣場舉行,推動傷健共融精神
  • 6月,社會福利署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並接受第一輪申請
  • 12月,社會福利署全面推出「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網上平台」,將申請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牌照及有關院舍的營運事項等服務電子化

  • 與業界分享復康服務的實踐經驗,亦為照顧者提供實用的參考資訊
    與業界分享復康服務的實踐經驗,亦為照顧者提供實用的參考資訊
  • 超過六百位傷健人士參與,推動「同心齊舉步,邁進共融路」
    超過六百位傷健人士參與,推動「同心齊舉步,邁進共融路」

參考資料